航天工业管理论文写作方法(航天工业管理论文(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013年以来,学校年科研经费超过2亿元。 目前,学校教职工1632人,专职教师986人。 其中,工程院院士1人,特聘院士12人,高级技术职称教师494人,博士学
2013年以来,学校年科研经费超过2亿元。 目前,学校教职工1632人,专职教师986人。 其中,工程院院士1人,特聘院士12人,高级技术职称教师494人,博士学位教师301人。 目前,国家国防科工局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辽宁省创新团队4个,省级教育团队3个; 辽宁省教学名师10名,校级教学名师30名,辽宁省青年骨干教师23名; 国家外专局“”高层次外国专家1人,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学校级学科学术带头人38人; 辽宁省百、千、万级人才49人; 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310人; 近百名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学校兼职教授。 在校留学生832人,是辽宁省内承担政府奖学金学生培养任务的20所高校之一,与韩国航空大学、法国皮卡迪大学、俄罗斯阿穆尔国立技术大学等120多所国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关系。 五年来,学校先后组织650多人到国内外进行科研合作、学术交流、培训。 学校以“立足航空、明德育人、求真务实、开拓新事物、精益求精”为办学宗旨,凝练“德能并进、勇毅翔远”校训,形成了“勤奋、严谨、求真、创新”的校风当前,学校以振兴国家和民族、培养社会进步和航天人才为任务,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向着“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国际影响力现代幸福新沈航”奋斗目标阔步前进(相关数据截至2015年1月)
强基计划是什么?
最近,教育部把《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也称为“强基计划”。 同时,从2020年开始,不再使用原高校自主招生。“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在深入调研和总结高校自主招生和上海等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 施明昊123要求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多维评价模式,建立基础学科选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机制。 在适应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的同时,也集中体现了新高考改革方向。
对于考生来说,“强基计划”有哪些要点呢?
01
强基计划选拔什么样的人才?
强基计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为国家战略服务,招收有志、感兴趣、有才能的青年学生进行专业培养,为国家重要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 主要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要,选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简单来说,强队选拔的主体是高考成绩优秀的学生和少数在某个领域有突出才能的人才。
02
强基计划的招生专业范围是什么?
强基计划强调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与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重点关注高端芯片和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短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高校将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布局招生专业,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形势要求和招生情况,适时调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03
强基计划的招聘怎么样?
强基计划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招生模式。 这里提到了两种模式。
一是高校根据考生高考成绩,按各省(区、市)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确定参加高考的考生名单。 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考后,高校将考生的高考成绩、高考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的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 ),并根据考生意愿,按综合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录取
二是对极少数在相关学科有突出才能和成绩的考生,制定高校破格进入高校考核的条件和破格录取的方法、标准,并尽早向社会公布。 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后,由高校组织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对考生进行严格审查,达到录取标准的,经高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报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批准后破格录取。 破格录取考生高考成绩原则上不得低于各省(区、市)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的省要分别划定相应分数线)。
04
通过强基计划后,高中如何培养?
高校应对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单独制定培养方案,采取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 建立激励机制,增强学生荣誉感和使命感。 畅通成长道路,对学业优秀学生,高校可免试在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优先安排。 探索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 推进科教合作育人,探索建立重大科研任务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学后,原则上不得转学到相关学科以外的专科学校。
文章来源:《航天工业管理》 网址: http://www.htgygl.cn/zonghexinwen/2022/1208/365.html